10秒注册 登录学习提升自我

青光眼为什么要24小时眼压监测

眼压,是青光眼最重要而且最容易监控的指标,也是评价疗效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为什么有的患者眼压“控制”得很好,视功能却在不断恶化呢?

通常,我们都是在医院门诊工作时间(8:00~17:00)测量眼压,而且大多为单次测量,那么其余时间的眼压状况往往无从得知,而单次眼压的测量并不能反映青光眼患者整体的眼压状况,这也就是有的患者看似眼压“正常”,视功能却在不断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眼压的正常统计学范围是:10~21mmHg,具有昼夜变化的规律,正常状况下最常见的是眼压晨间高,晚间低,但个体之间也存在着差异,此外角膜的厚薄也与眼压的测量值密切相关。

正常情况下眼压的波动小于5mmHg,如波动范围大于8mmHg则为病理性眼压。眼压的波动是一个复杂的曲线值,存在24小时波动(hour to hour)、日间波动(day to day)和季节波动(season to season)。体位的改变也会引起眼压的改变,当从站立或坐位改变为卧位时,眼压可升高2~3mmHg,如将头位低于心脏位置,必然会引起眼压的升高;从仰卧位恢复到坐位或站立位时,则眼压下降。我院眼科在开展24小时昼夜眼压监测后发现,在一组针对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的病理变化规律的研究中,超过三分之二的患者眼压高峰值位于晚上22:00至凌晨6:00。也就是说,这些患者的峰值眼压并不能在日间门诊时间监测到。

治疗青光眼,如何降低眼压以及降低多少、目标眼压的设定,这些对青光眼的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常的单次门诊眼压并不能使我们知晓一天中的峰值眼压及眼压的波动值。我们可以在治疗前测量24小时眼压,从而知道自己在未用药状态下(或停药2周以后)的基础眼压,这样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峰值高度及波动规律来制订个性化的降眼压方案,确定安全的“靶眼压”,选择和调整合适的治疗方案。通常,青光眼患者的眼压控制在峰值眼压下降三分之一较为安全。此外,24小时眼压监测对医生用药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通过24小时眼压监测,青光眼患者可以明确治疗的目标,实现个性化治疗的目的,而不是盲目地降眼压治疗,从而达到24小时持续眼压控制,阻止视功能进一步恶化。

声明:部分视频图文等资料来源于网络整理-仅供学习使用;对内容的安全合法性不作保证,也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误请指正。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搜索